我的童年,并不快乐。
我是在爸妈的吵架声中长大的。爸爸还好,妈妈是个爆竹气,一点就着。他们一吵架,我就要遭殃。一点不顺眼的小时,我就要挨我妈揍。有次,在妈妈平静的时候,我问妈妈,为什么你们吵架你却要打我?妈妈说是打给爸爸看的,我到现在也没理解这是什么逻辑。难道我爸看了会心疼,你打了却不心疼吗?
我妈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忠实信徒。她是个文盲,没有文化。对我,她没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,一言不合就开打。打得有多狠?村里人闲聊时都以为我不是我妈亲生的。
我丝毫不怀疑,我妈是爱我的,只是她不知道应该怎么样给孩子爱。所以我从小是在缺爱环境下长大的。我曾经不止一次对自己说,等我自己长大有了孩子,一定要对她好点,给她最好的爱。可是,当我长大了却发现,我变成了我的妈妈。我妈经常说,大人什么样,孩子长大就什么样,都是一代做给一代人看的,这话她说的没错。当你从小在缺爱的环境长大,长大了也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。
我对女儿过于严苛。很多时候,我觉得我不用说,她也应该懂得,可是她还是个孩子,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衡量。这时我就会很有挫败感。有时候就会发火。对女儿管控太多,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搞得女儿现在跟我有点像,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问我,等我确认了她才去做。对女儿说话,也更多的是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去命令,或者反问,就是不会好好说话,没有给她平等和尊重。更可怕的是,我和我妈一样,有时候脾气像爆竹一样突然被点燃爆发,女儿会被吓到,估计她都有心理阴影了。
媳妇曾经不止一次问我,为什么对女儿这么凶呢?
其实,每次发完火,我自己也很煎熬和挣扎。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,但是很多时候,在自己思考前,话已出口,语言的暴力伤害已经造成了。
我想说,小时候的经历,固然对我一生会有影响。但是我自己真的尽力去改变了吗?我是否为了改变,去努力去学习了呢?我觉得并没有。所以,我下决心要去改变。我想要一个开朗的,活泼的女儿,想要亲密的父女关系,想要给她最好的爱。
作为改变的第一步,我买了一本书,《非暴力沟通》,读这本书还是很有感触。运用书里的方法,最近和女儿说话已经好多了,避免了很多语言的暴力,我会在后面写下这本书的读后感。
暂无评论